时间:2021-12-29 18:43来源:未知 点击:次
修蜂蜜山上山台阶1158阶,修天峰阁35.9米,修九曲塘坝1000米。
3080平方公里的兴凯湖,白浪、沙滩、湖岗成为天下奇观。
密山市在白泡子乡吹响了农村公路决战3年的号角。
2007年,投资130万元,5公里的乡直公路建成通车。
1000亩绿色水稻科技园,新技术引领农民增收。使用新种子、新农药、新方法,水稻种植科学化、标准化,成了绿色水稻基地。
巧借山水打造旅游乡村
生活安乐。投资60万元建成了乡村文化中心。投资200万元4个村建成了休闲广场。3支老年秧歌队巡回演出,乡村各类文化活动比着搞。“文明村屯、文明村民、文明户评比”更是活动频繁。63户获得了“首批道德信贷金卡”;40户农民获得了“特殊贡献村民”奖。
开发资源打造公路乡村
白泡子乡是新农村建设试点乡、农机合作社试点乡、农业技术推广试点乡、公路建设试点乡;是场市共建试点乡、城乡共建试点乡、旅游试点乡、国家文明村镇创建试点乡。
占地10平方公里的莲花泡,湿地、湖亭、古柳、栈桥、白鱼门成为一方胜景。
农家游投资470多万元,建湖沿一条街竹栅栏2586米,修村屯硬质路16.8公里,安太阳能热水器60部。湖沿村的老侯婆饭庄等30家农民开办农家游,农家游成为引领旅游的新时尚。
2008年,蜂蜜山、兴凯湖附近的农家旅馆接待游人15.5万人次,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纯收入2800万元。
好一个东北的“江南水乡”!
总投资400多万元,通乡、通村公路105公里,白泡子乡公路成网。至乡政府,至湖边,至莲花泡,至口岸等10条骨架公路构成了白泡子乡经济发展的大动脉。
东北网鸡西2月18日电 密山市白泡子乡景色怡人,以大山脉、大沃野、大湖泊著称。
2005年,投资1800万元,36公里的通乡旅游公路建成通车。
白泡子乡号称是密山的“米粮川”。
白泡子乡被青山、湖水、田野、湿地、公路、白杨、松柏亲吻着、热恋着……
10000万亩绿色烤烟,扣棚、嫁接、移栽按科技流程施工,成为鸡西地区最大烤烟生产乡。
白泡子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,成为密山、鸡西乃至全省旅游的亮点。
几十条乡村水泥路纵横;几十行白杨站立在公路两侧参天;几千栋红瓦的欧式民居特别……
湖沿村公路通组,劳动村公路通组,长林子村公路通组。
依托科技打造兴农乡村
500亩农业科技园是一条以生产示范、科技实验、科技推广、科普教育、农业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,土地在科技园内增值。
村风淳朴。“助学基金会”资助60名贫困大学生、中学生、小学生;“爱心基金会”资助100户贫困农民。
白泡子乡实现了“两个率先、一个打造”的总体目标———率先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;率先实现了农村农民人均收入1万元;打造出了“龙江旅游第一乡”。
村屯干净。新农村建设高起点推进。白泡子乡像一幅画,南宁铁路部门约谈五起危及铁路运输安全事件责任人-广,恬静,祥和。
2006年,投资1700万元,64.4公里的通村公路建成通车。
白泡子乡曾是省级农村公路先进乡。几年来,因路基下沉,坑洼不平,阻碍了农村、农业的发展。市长王吉利说,路为旅游“导航”。不修路不发展,快修路快发展。
蜂蜜山村是省级机械化试点村;长林子村是省级机械化试点村;劳动村是省农业开发办机械化试点村。2008年,蜂蜜山村又成了省级农业机械化合作社试点村。投资1000多万元,引进大型农机具12台套,白泡子乡农民以土地入股,一部分农民走出了土地。白泡子乡真正实现了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”的梦想!
顺应东风打造文明乡村
2006年10月,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白泡子乡召开。
白泡子乡地处兴凯湖北岸,有一个月牙泡子与大兴凯湖相通。因月牙泡子盛产大白鱼,因而得名白泡子乡。
光环闪眼。白泡子乡荣获了黑龙江省“五好乡镇党委”、省级文明乡镇标兵、新农村建设标兵乡称号。齐心村荣获了省级文明村标兵称号,【专题】2015哈尔滨秋季车展-国际,车展-东北网汽车;勤农村、蜂蜜山村荣获了鸡西市文明村称号;劳动村荣获了鸡西市文明村标兵称号。
海拔578米的蜂蜜山,山上骆驼峰、天峰阁、蜂巢、峡谷、石林堪称一绝。 白泡子乡是密山市第一个通公路的乡镇;劳动村、湖沿村是密山市第一个通组的公路村。现在白泡子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、组组通公路。 密山市委、市政府改造山水,精装景点,举全市之力开发旅游,将白泡子乡建成全省旅游亮点。
|